2015 Vacance D’ete 夏日假期~波爾多Bordeaux 酒莊篇
準備好要跟我一起去探訪波爾多的酒莊城堡了嗎?這次旅行S最期待的就是這個酒莊行了,這次我們主要走了幾間大酒莊,也去了1、2間小酒莊,我從其中挑選出比較知名的來給大家聞聞香,見識一下吧,清單如下:
(1) Chateau La Lagune
(2) 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
(3) Chateau Smith Havt Lafitte
(4) Chateau d’Yquem
小tips 1:來波爾多參觀酒莊時,記得如果你是做酒類相關產業的話要先告知哦,通常可以獲得免費參觀的待遇,有些酒莊1~2小時的參觀+品酒就要價45歐,2個人去就要花90歐了,所以記得一定要先問看看,也可以省下不少旅費呢!
小tips 2:波爾多的酒莊通常都「必須」預約,否則他們是無法為你安排參觀行程的,而且許多知名酒莊至少要幾個月前就預約,甚至最有名的可能要一年前就約了,這點一定要注意哦!
PS:以下都只是我個人的小小挫見,因為我不懂酒,大部份都是以參觀及介紹美麗的城堡為主,絕對沒有很厲害的酒評,請帶著輕鬆的心跟我一起觀賞吧
給大家看一下波爾多的法定產區分區表(Appellations):
波爾多的市區就位於橘色跟黃色的中間,而這些優秀的葡萄酒產區都是圍繞著波爾多市區生長,有了這張圖,就可以照著分區安排行程囉
首先我們第一天的行程,先來到了「Chateau La Lagune」跟「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這兩間位於波爾多法定產區「Medoc」(法定產區分區表中的橘色區域)的酒莊,說到Medoc這兒可是全法國最優秀的葡萄酒產區,有在品酒的人應該都稍微知道這個區域有個很重要的分類制度「Le Calssement de 1855 - 1855年分級表」,此分級表是應拿破崙三世的要求而制定,目的是在巴黎世博會期間向世人推廣波爾多葡萄酒。
而其中最為人知且最有名的五大酒莊就是:
*1855梅多克列级酒莊第一级 [Premier grands crus classes]* |
|
拉菲莊園 |
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 |
拉图莊園 |
Chateau Latour |
奥比良莊園 |
Chateau Haut-Brion |
瑪歌莊園 |
Chateau Margaux |
木桐莊園 |
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 |
很榮幸的這次我們可以參觀到其中的「木桐莊園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等一下在來好好介紹吧
Chateau La Lagune
我的第一個酒莊行程就從Chateau La Lagune(念法是: 蝦頭拉拉俊~最後一個字我真的打不出來)開始,他們家在Medoc 1855分級表裡是列為「第三級酒莊」,位於Ludon-Medoc,這家酒莊跟其他我們後來參觀的酒莊比起來其實不算大,但整齊清潔卻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且莊園的現任主人還是位美麗的女釀酒師呢,莊園裡共有80公頃的葡萄園,「在Medoc這的礫石土壤由鵝卵石和沙礫構成白天吸收熱量,晚上釋放熱量,有助於葡萄的成熟,然而這種土壤條件很貧脊,不適合耕種,但卻可生產出世界最偉大的葡萄酒」,解說人員的說明讓我上了一課。
接著我們參觀了製酒工作區
La Lagune的商標~雙L,木桶的製作商的名字也在上面,竟然跟S同名也
品酒囉,今天我們品2款酒,第一款是與莊園同名的「Chateau La Lagune 2011」及其二軍酒「Moulin De La Lagune 2012」,也許是因為時間還早(當時還不到中午),紅酒對我來說有對太重了,所以我並沒有很享受,但S的味蕾可就是全天候開啟,尤其他又是喜歡這種較濃郁的酒,入口後味道會餘留在嘴裡還帶點澀澀的口感,所以他頗滿意,且他有點驚訝在分級表中第三級的酒已經表現的很不錯了,讓我們就更期待下午的一級酒參觀囉!!!
**番外篇**
記得我一開始說「有的酒莊甚至要一年前預約嗎?」,聽說在Medoc的這間酒莊就是其中之一, S在2個月之前打電話去預約時只得到「下次請早」的回覆,不過,既然我們都已經踏上這片土地了,S還是不死心的想去碰碰運氣,就算只是去呼吸一下那裡的空氣也好(呃,怎麼聽起來怪怪的~orz),沒錯,這間酒莊就是「Chateau Margaux瑪歌莊園」,也是在那鼎鼎有名的五大酒莊之一,只可惜,雖然說了想來碰運氣,但大門深鎖的,根本找不到其門而入,所以我們也只能在大門回拍拍照,感受一下vineyard的氣息了!!!
是說後來我為了找廁所,來到這個「Maison du Vin du Tourisme MARGAUX」就是遊客中心啦,這才一解我心頭的疑問,有沒有看到Chateau Margaux酒的價錢,上千歐呢,難怪S明知沒有通行証,還是想來try一try
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
木桐酒莊大門口,及一進門便可看見的酒莊象徵-奧格斯堡公羊
同一天的下午,我們來到了也是位於Medoc產區裡的位於「Pauillac」的一級酒莊「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
」(念法是: 蝦頭 木桶 猴史契爾),話說對於不懂酒的人像我來說,其實這種分類制度還滿管用的,至少會讓我覺得進到這兒有種很興奮、與有榮焉的感覺(也太膚淺~
)
自1853年起作為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產業之一,該莊除了其卓越的葡萄酒品質之外還因以下兩點馳名世界:
- 自1945年起,每年都使用不同的圖案作為酒標,而且常常由著名藝術家設計(例如:畢加索,馬克·夏卡爾等等)。
- 唯一一個在1855年以後升級為官方波爾多葡萄酒排名第一等的酒莊。該酒莊在1855年排名時,位於第二等(Deuxième Grand Cru)。隨後在1973年升入第一等。
(以上節錄自維基百科)
為了查以上的資料,我翻閱了維基百科及他們家的網頁,突然有種「姐喝的不是酒,而是故事」的感覺,哈哈,來到法國之後,很喜歡研究一些歷史的事蹟(絕對不是因為法國到處是城堡很無聊沒其他事可做了)。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上官網看看http://www.chateau-mouton-rothschild.com/?lang=zh-hans(有中文版哦)
參觀開始,解說人員就帶我們到外面看看他們家的vineyard,跟前一個介紹的La Lagune一樣,這兒的土壤也是由鵝卵石和沙礫所形成的。
接下來我們進了這個大酒窖,又是另一項創新的起源「1924年,菲利普男爵决定把当年出产的葡萄酒全部在自己酒堡内装瓶,而不再运到波尔多城去装瓶。葡萄酒因此要存在酒堡内,但堡内却没有足够地方存放。菲利普男爵求助于他的御用建筑师西克里——巴黎毕卡尔剧院的建筑设计师,委托他设计一座全新的酒窖和足够容积的酒库。
1926年,大酒窖全部竣工。它长100米,宽25米,风格前卫,可在同一平层容纳1000个橡木桶。访客到此,每每惊叹于大酒窖的壮观。」(節錄自木桐網站)
保齡球館?!,哈哈,這是我的第一眼印象,其實這是存放橡木桶的地方呢!(我們參觀時剛好是空的,所以超像保齡球道的丫)
除了介紹釀酒過程外,館內也有現在莊園主人「菲莉嫔·德·罗思柴尔德女男爵(Baronne Philippine de Rothschild)」其大量藝術收藏,逛起來跟個小型博物館沒兩樣,只可惜不能拍照,在些建議大家如果有來Bordeaux一定要記得預約木桐酒莊參觀丫,超級值得一訪
品酒時間到,品酒室裡也是到處都有公羊的標誌,今天我們要品的酒有3款,分別是同名的「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還有副品牌的「Chateau d’Armailhac、Chateau Clerc Milon」,醉翁之意當然還是放在主品牌上囉~「木桐葡萄酒顏色深邃,年輕時帶著甘美成熟的黑醋栗、覆盆子等紅色漿果以及紅色花朵的芳香,另外還伴隨著香草、巧克力的氣息,口感豐富,單寧飽滿強勁而細緻非常;成熟香氣更加優雅精緻,出現柔美的菸草、雪茄以及動物皮毛的香氣,單寧極其細膩絲滑,餘韻悠長。」(以上節錄自維基百科,當然不可能是我寫的丫,噗)
看s開心的樣子,就知道他很滿意這次的品酒
還有一個重點忘了說呢,他們家的酒莊「自1945年起,每年都會邀請一位當代藝術大師用其原創作品為木桐堡繪製酒標,酒標匯聚了米羅、夏加爾、勃拉克、畢卡索、塔皮埃斯等各個時代的諸多藝術大師,甚至英國查爾斯王子也赫然在列,他繪製了2004年份酒標,以紀念英法友好協約簽訂100周年。這一充滿藝術氣息的傳統也變為木桐各個年份醒目的標識並造就了酒莊營銷中的一大亮點」
每年的酒標,及我後來在市區某個酒窖裡看到這罐就是上述提到的英國查爾斯王子繪製的2004年酒標哦!
Chateau Smith Havt Lafitte
離開了Medoc產區,這一天我們來到了 「Pessac-Léognan appellation」也就是最上圖的26號(黃色的區域),1987年起,佩薩克-雷奧良(Pessac-Leognan)獨立成為一個優秀葡萄酒的法定產區,而我們今天來訪的就是「Chateau Smith Havt Lafitte拉菲酒莊」(念法是: 蝦頭 史密守 拉fi特)在當地是「Grand Cru Classé」最高等級。
先來看一個酒莊的外觀照吧,這一天又是個大陽四射的日子,我整個就是傘不離身,顧不了其他人的異樣眼光了
Reception招待處
開始參觀囉,他們家有自已的橡木桶製作師傅,不過因為製作十分耗時,所以大部份的橡木桶還是採用外購
酒窖參觀(大同小異,我就不多說了)
聽說這位就是接收拿破崙指示製作出「1855年分級表」的先生,忘了貴姓大名,失敬失敬
品酒間,裝飾的讓人在裡面品酒有種很舒服的感覺
今天品的酒是同名的「Chateau Smith Haut Lafitte 2011年」紅酒及其第二品牌「Les Havt de Smith 2013」白酒,這2款酒對我來說都還滿容易入口的,很濃郁的口感,我很喜歡(灑花)
Chateau d’Yquem
唷呼,終於來到這次品酒行程裡我最期待的這間「Chaeaur d’Yquem」(念法是: 蝦頭 D 看)了,這可是世界有名的甜酒呢,但是我真的要說一下,這次行程,我發現在波爾多越有名的酒莊越低調,指示牌都小又少到不行,而這一家「Chaeaur d’Yquem」呢,則是NO…沒有指示牌,我們照著GPS的指示抵達了「Sauternes」(最上圖的36號黃色的區域),結果怎麼找也找不到他們家,最後還是打電話去問才在最後一刻趕上(呼),後來一問之下才知道,他們不是不放指示牌,而是每次放了都被偷,最後索性就不放了(會不會太隨性了~
),總之如果你們有預約前往的話,記得提早抵達丫
即使找路找到讓我有點火大,但一進入酒莊裡我心情又好了起來,這次的參觀行程原本我很擔心因為是法文導覽,結果很幸運的剛好有一組大陸的親友團也來參加,其中有一位還曾經在此莊園裡工作過,所以法文了得,於是趁他幫家人翻譯時我也順道聽了(S狀態顯示:樂的輕鬆)
小教室(因為有中文翻譯所以我聽的很認真):這裡的甜酒來源其實是因為健康的葡萄感染了一種細菌(小昆蟲導致而成),也有一部份原因是因為當地早晨都會被濃霧籠罩導致此疾病產生,但卻意外發現生了病之後的葡萄反而更保存了完整的甜份在裡面,十分適合拿來製作甜酒,因此將此病毒稱為「貴腐病」,不過也沒那麼幸運每次都是生好的病,也有不好的病毒,稱為「酸腐病」及另一個我忘了名字,也因為採收此款葡萄時必須要一串一串,甚至一顆一顆挑選,使其更顯珍貴呢。
照片(不同細菌感染會長成不同的葡萄種類)
最良好的貴腐病養成(前後比照圖)
美麗的樓梯藝術裝置
又到了品酒時間,在這裡我們只品了一款酒(只有一小口,真不過癮),但我必須說真的好好喝丫,甜甜的但酒香味還是很濃厚,這款酒是2005年的Chateau d’Yquem甜酒,2005年被譽為是十分出色的一年,偷偷看了一下價格,這瓶酒竟要價670歐呢,等於我們那一小口就要10幾歐了吧,整個也太貴氣
參觀結束後,來到城堡外圍,也是超級美的,尤其是這個大花園,薰衣草、玫瑰爭奇鬥豔,S剛好公司來電有急事,於是我忙著拍照不亦樂乎。
以上,就是酒莊記,其實還有另一家位於St. Emilion的Chateau Pavie,但因為我打算給St.Emilion自已寫一篇,所以就把他們放在一起吧,結束 bye